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太子宠婢日常 第165节 (第2/2页)
骂他的! 刘太监一边竖着耳朵,一边连忙往外面走,因为要走的急,所以只听见皇后娘娘骂了一句:“岁安都知道帮着我提着木桶来接雨,你就知道站着!站着这雨就不落下来了吗?” 刘太监心里一乐,胆大的在心里道了一个字:该! 第二日,陛下一夜没睡去上朝,心里还有诸多感慨,在朝堂上说了昨晚之事——隐去了被折筠雾骂着搬捅搬瓦罐,只道:“天下百姓,最是磨难。” 这话皇帝说,那朝臣们便要跟着说几句,但谁知皇帝说着说着,就说到了国库的问题。 “朕做太子的时候,常听先皇说得天之恩,这才让百姓们安居乐业,国库也不亏空,但因国库不空,对地方多有宽容,这些年,光朕还记得的,便有渝州欠朝廷三百万两银。” 齐殿卿一说完,底下的群臣们都静若寒蝉。谁也不知道陛下怎么住个茅草屋,就起了还钱的念头。 这钱谁也不想还。欠都欠了,欠国库的钱,那能叫欠么? 且这钱是从先帝的时候欠的,新帝上位才一两年,你就想查这个,查个清明,那这便是大动作,是要动摇国之根本的。 齐殿卿坐在上首,从他们低下的头颅上一一看过去,手指头开始敲在椅子上,然后道:“朕想着,这银钱,不是灾年,这么多年,也该还了。” 他站起来,拿起一个折子,“朕看渝州府的府尹秦文斌递上来的请安折子说,渝州风调雨顺,百姓安乐。朕便想着,既然风调雨顺,那就还了国库银子,这银子,朕便要拿出一半,给渝州百姓们,修路,修桥,修建房屋。” 这话一出,瞬间激起千层浪。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觉得不可思议,他们这个皇帝,真是想一出是一出,这算个什么事情? 但蜀陵侯和辅国公互相交换一个眼神,知晓这倒不是陛下拍脑袋说话,而是深思已久。 果然又听陛下道:“这还有一半,朕想着这天下读书人也不易,便给他们。” 这怎么给?给多少?给谁? 都是问题。 而且这钱如此一分,只要传出去,天下只有称颂的。这里面又有读书人的事情,便就能拉拢读书人。 齐殿卿沉着气,道:“朕身在天家,自小读书,书在朕的手里过,从无要什么书,却没有的时候。” “可朕昨晚居于茅草屋中,却更能感受到清贫之家供养出一个读书人的不容易,泥成,你是清贫出身,这种滋味,你该知晓吧?” 叫做泥成的官员就站了出来,道:“陛下,臣自然知晓,于臣而言,书就是命,若是遇见雨夜,第一个想的便是书有没有湿。” 齐殿卿听得感慨,“朕昨晚也是如此。” 这事情就铺好了,然后下了朝,留下蜀陵侯和辅国公府,“你们有什么可以推举的人选?” 辅国公就退了一步,把话留给了蜀陵侯。但蜀陵侯却不愿意沾上这件事情,他是云州的人,折家在云州世代经营,云州多有他的根结,就算他要支持皇帝,也不能直接派人去。 但话不能直接说,他想了想,道:“陛下,臣想,这人选,得要清官。” 这是自然的。齐殿卿拨了拨茶,然后问:“哦?那你想推举哪个?” 蜀陵侯揣测圣意,“臣想,户部侍郎林泥成就不错。” 齐殿卿将茶水放下,“对,他不错。” 于是就让人给林泥成下圣旨,让他即日起去渝州查账收银。 但回了承明殿,脸色却不好。折筠雾送了茶过去,“你这又被气着了?” 齐殿卿自然气。 “不说其他人,就是辅国公和蜀陵侯也是一般的推脱,还以为朕不知晓。” 他喝了茶,道:“世家……真是日趋势大。” 他说查账,普通官员能想到的是他缺钱了,想要好名声等等,但是辅国公和蜀陵侯想到了更多的,他们知道,他这是想要动世家了。 齐殿卿冷哼了一声,“无论朕怎么想,他们这般,实在是可恶。” 折筠雾就坐在一边听,也不说话,等皇帝自己说累了,这才道:“那你能动吗?” 齐殿卿一噎,“还不能。” 但是不动他们的骨头,也要松松他们的筋。 折筠雾也不懂这些,她就道:“你都如此谨慎小心了,觉得能去做,便做吧。” 齐殿卿一口喝完了茶,然后又让折筠雾倒一杯,“朕怎么听着,端王妃最近有了些传言?” 折筠雾抬头,“你也听说了?” 外面有端王妃养了人的谣言。 “我已经让人去查了,估摸着是有人想要做文章。” 她顿了顿,跟齐殿卿道:“陛下,若是真的,我想着,便依了她也没有关系。” 齐殿卿又喝了一口茶,“都行,朕也不想恶心辅国公,没意思。” 第145章 阿昌立端王 二更 端王妃这事情碰巧了。 辅国公府, 辅国公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儿,气到吃清心丸。他骂道:“你聪明一世,怎么就糊涂一时。” 辅国公夫人一边给辅国公拍背顺气, 一边哭道:“这也不是什么大事, 寡妇门前是非多,自古就有这句话, 咱们家闺女这事情也没什么,只不过不小心, 被人看见了……” 此话一出,辅国公更加生气, “你还说!她这般胆大,就是你教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