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太子宠婢日常 第144节 (第2/2页)
吗? 杨太监就做了,可再怎么样,也没想到,他们不仅爱吃,吃光了野菜饽饽——这是小盛过来传话的时候说的,还要求只清水煮。 这哪里能给皇上和皇后吃。今晚上小主子们也是要去用膳的,更加不了马虎。 他拉着小盛问。“当时,陛下是什么神情?” 小盛知道这事情难办,想了想,道:“挺感慨的?” 杨太监就喃喃了几句,最后一拍脑袋,打了自己一个耳巴子,“我这个自作聪慧的,这下子,真是自讨苦吃了。” 那陛下的意思就是忆苦思甜? 杨太监就知道在这清水野菜里面不能做什么文章了。愁眉苦脸的想了一会,最后想了很久,干脆做了一碗辣椒面和几种不同的调味放在食盒里面。 然后,又亲自下了面,面条做的口味很重。面条跟野菜也不放在一块,分了两个食盒,让小盛送去了。 果然,忆苦思甜的齐殿卿虽然忍着吃了一盘野菜,却吃的很痛苦,并且做了一首感悟诗句后,便拿起了辣椒面,最后还将几种酱和面拌在一块,再把野菜蘸蘸汤汁,跟面条一块吞了下去。 折筠雾在一旁看的直笑。 第123章 端王和阿昌 三更 十一月五日, 折筠雾的封后大典之前,齐殿卿终于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,所以终于腾出手来管端王。 端王还是老样子, 有时候吃有时候喝, 但有时候不吃不喝能有好几天。 谁也不懂他到底想要怎么样,但是齐殿卿也不叫人管他, 东西送进去,不吃就算了, 第二天照样收走。要是吃,那就问问他想要吃什么——对于一个被囚禁起来的人, 这般的待遇已经算不错了。 而且,齐殿卿私下里还跟折筠雾怀疑过:“那个, 他是不是想要死, 却又没有恒心去死。” 若是他叫人一刀杀了端王也就算了,但是就这么养着,在能自由的情况下, 端王 想死,恒心却没有那么大了。 不吃不喝几天, 可能想把自己饿死,可是饿着难受,就又开始吃饭。 这种猜测把折筠雾弄得笑起来,最后叹气,“怎么还没有阿昌懂事情。” 他选择谋反的时候, 想的只有自己,根本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死活。 这般一想,折筠雾便也开始揣测,“他是不是也根本没有把阿昌放在心里, 如果事情成了,阿昌的身后就是端王妃以及辅国公府,所以他不喜欢,肯定不会把阿昌加封太子,要是失败了,那儿子死了,也没有什么关系。” 齐殿卿就看着她,调笑着道:“你终于想明白过来了。” 前一阵子,她还说让阿昌跟端王尽快见一面。 他便觉得不妥,见一面做什么,万一见面的时候,端王直接自尽在阿昌面前,那这孩子一辈子就完了。 有时候,年纪小时心里面记下的事情,反而会留在心里很长一段时间。 他是深有感受的。 所以,得给端王一段时间,也给阿昌一段时间。 “端王妃是个聪慧之人,也很会教导孩子,阿昌回到她的身边之后由她教导几日,心思少一些,人也轻松一点。到时候再去见端王,想来心境也有所不同。” 折筠雾一副佩服他的模样,道:“陛下,怪不得您是陛下,真是太聪慧了。” 齐殿卿扯了扯她的头发,“是吗?瞧着你好似是第一回 真心夸赞朕一般,难道之前都是假意么?” 折筠雾一巴掌把他的手打开。真是年岁越大越是无聊,从前还只是捏捏她的脸,如今倒是扯起头发来了。 她叹口气,“这回好了,又要去梳一回头。” 齐殿卿笑着道:“那你就去。” 他却想了想,觉得端王关得已经差不多了,是可以见一见阿昌得时候,于是就让人带话去给阿昌和端王妃,让他们去端王府见见端王。 端王妃收到信的时候,心里也终于松了一口气,于是带着阿昌上门,从那次决绝之后,第一回 回到了端王府。 这里已经跟从前大不一样,就是门,都好像变旧了一些,院子里面的景致没了之前的精致,处处透着一股死气。 她深吸一口气,然后跟着小太监去见端王。 说起来,端王在这座端王府里被囚禁过很多次。刚开始是皇帝禁足,后面直接变成了终身监禁。 他的一生,大多数时候,可能都要在这里度过了。 端王妃叹了一口气,觉得之前即便有再大的恨,此时此刻,也都应当烟消云散,从此之后做个不认识的人就好。 她倒是没有必要一直恨着他了。 两人进屋子的时候,把门打开,里面有一股霉气扑鼻而来。如今是十一月,已然很冷,屋子里面却没有烧碳火,就是被子也薄的很。 端王妃皱了皱眉头,正想问一问这屋子里面的小太监是怎么回事,但想了想,又没有问出口。 陛下是做不出这种事情,但是太皇太后可以。端王再是她的孙子,但是先皇才是她肚子里面掉下来的肉,才是她的儿子,所以,杀了先皇的人,其实就是端王,那她怎么能让端王好过呢? 端王妃便没有多管闲事,只推了推阿昌,让他过去跟端王说话。她自己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,即便不恨他,但是确实再没有什么话说。 阿昌有些害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