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真不是木匠皇帝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8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683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这次定下发展水师的基调以后,整个天下才知道,大明是真的要开始重视发展航海了。

    ??大航海时代,一个国家能否有话语权,很大程度上决定其海军力量是否强大,很不幸,现在的大明除了登莱水师,全国上下没有第二支拿得出手的海军舰队。

    ??而且就算是登莱水师,现在的主力战船,也不过是在天启六年更换的三桅炮船,而此时的西方,大量的国家已经开始组建战列舰的舰队。

    ??发展海军力量,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!

    ??而海军力量,主要便是依靠战船和火炮的战斗能力。提到战船,就必须要知道,现下全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是清江督造船厂。

    ??在朱由校眼里,清江督造船厂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一个船厂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??清江督造船上的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,位于淮安府山阳、清河二县之间的运河沿岸,因濒临淮水,故以“清江“命名。

    ??除此以外,清江督造船厂下又设京卫、卫河、中都、直隶四个大厂,以及八十余个分厂。

    ??它的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,总长达二十余里,可见其规模之宏大。

    ??此前,福建水师曾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扩编,在一个月之内,就完成了近千艘以沙船、苍山船为主的战船制造。

    ??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动员力,正是要归功于清江督造船厂,但是想要发展海军,仅仅一个能制造内河漕船的清江船厂是根本不够的。

    ??众所周知,朱棣当政后的一大壮举,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。

    ??郑和率领麾下数以百计的大型海船,出去转了一拳,就建立起永乐一朝在东南亚范围内的海洋霸权。

    ??而这些进水极深的大型海船,清江督造船厂是根本造不出来的,起初分别在南京龙江宝船厂及福州长乐船厂建造。

    ??朱棣及郑和相继去世后,下西洋行动中止,海船需求量大减。

    ??因此,龙江宝船、长乐海船的业务逐渐萎缩,取代其造船业中心地位的,便是专造内河漕船的淮安清江督造船厂。

    ??现在看来,清江督造船厂,天启三年时一个月造浅海战船近千艘的战绩已经很令人震惊。

    ??但是谁能想到,永乐年的龙江、长乐两大造船厂,曾创下三个月造战船近万艘的奇迹!

    ??当年造船需要大量木材,船厂本应就地取材,如洪武年间,供应辽东粮饷仍实行海运,除南京龙江船厂造一部分外,大多数海船由木材主要产地湖北、四川修造。

    ??永乐年间的漕船船厂规划,却放弃“群商四会,百木交集“的长江重要口岸芜湖和仪真,反而选在远离原材料产地的清江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    ??原来永乐初年,江南民间征纳的粮饷,都是先经运河集中送到淮安常盈仓,再由“漕军“转运北上。

    ??淮安地处大运河与淮水交汇处,南接长江,东近大海,为“江淮之要津,漕渠之喉吻“,对明朝的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??所以,朱棣的船厂选址有更高层次的战略考虑,木材采办之远近,反成次要因素。

    ??当然,淮安的漕运造船业中心地位,并非是在一开始就确立的。

    ??永乐年间,朝廷曾分别在淮安及山东运河城市临清兴建清江、长乐、龙江三船厂。

    ??在当时,清江船厂负责制造南京、湖广、江浙等南方地区的内河漕船,长乐、龙江船厂则分别负责制造用作海运的遮洋船,以及郑和船队的大型海船。

    ??后来经过近百年风雨辗转,随着下西洋行动的终止,长乐、龙江管理日渐松散,造船质量参差不齐,甚至发生厂家中途拆旧船充数,或卖船卷款而逃的荒唐事。

    ??直到嘉靖三年,经工部尚书上奏廷议,决定裁撤长乐和龙江两大船厂,将其下属所剩的十八个分厂完全并入清江船厂,与清江原来辖下的京卫、中都、直隶三大厂并列。

    ??这,便是如今这个规模极大的清江督造船厂的由来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