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真不是木匠皇帝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3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433节 (第1/2页)

    ??现在这个时候,没有确切而且精准的消息来源,干什么都是慢人一步。

    ??如果想走在所有人前面,就必须要考虑周全。

    ??朱由校的目光落在了王朝辅身上,道:

    ??“告诉孙云鹤,盯紧常万达,察哈尔的消息,从今日开始,全都要报给朕知道。”

    ??“去山西那两个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??......

    ??办了常氏以后,胡士广和许为京两人的确承担了很大的风险,最显而易见的,就是本来不错的名声现在变臭了。

    ??的确,两个人也都觉得这事办的不光彩,最近这几天一直没出驿站。

    ??平日里晋商的钱收了不少,可到了这种时候,却摇身一变,直接变成钦差下来主事。

    ??可现在性命攸关,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。

    ??两人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必须得合为一家共同应付眼下极为艰难的局面。

    ??在此之前,他们想过各种办法,都觉得不太可能成功。

    ??晋商几大家,在晋中已是根深蒂固,这次能出其不意打掉一个榆次常氏,并不代表接下来就会顺风顺水。

    ??在太原这几日,他们各自去联络往日的门生故旧,都是处处碰壁。

    ??原本头几日还好,都以为是许为京睚眦必报。

    ??可近日京师关于朝廷将要严办晋商哄抬粮价,与西虏通款的消息传来,这两相一联系,谁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。

    ??虽说没理的是晋商,可胡士广和许为京办的事儿倒也不好听。

    ??说到底,你们也是拿了银子的,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呢?

    ??“怎么样?老兄。”许为京坐在凳子上,看见胡士广回来了,赶紧起身询问。

    ??“唉!”胡士广叹了口气,坐下来咕咚咕咚的喝凉水。

    ??见状,许为京也就明白了,不再追问,只是坐下来的时候,显得有些丧气。

    ??第一步办的是挺漂亮,可是接下来就难了。

    ??现在消息传出来,下头的人全都抱成一团,他们已经无处下手。

    ??这几日,两人到处联络亲朋好友,可无一例外,人人都是满脸的恭维和假笑,实际上冷淡异常。

    ??阁辅的身份摆着,晋商们不敢招惹,可这种潜移默化的孤立,才是最让人感觉无助。

    ??不得已,两人将目光落向了百姓。

    ??诸如佣工,以及平日接触各种职业的百姓,对灾害和商人囤米大多都有切肤之痛,只求温饱太平。

    ??那事以后,虽说在山西官场和士林当中,两人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,然而在佣工和百姓心中,他们却成了为民做主的好阁老。

    ??何况天启一朝,免赋役、奖垦荒、重兵武等新政策,也实在比那些一毛不拔的商人要好了太多。

    ??百姓虽然易受蛊惑,可应该支持谁,他们却是十分清楚。

    ??为此,胡士广和许为京兵分两路。

    ??胡士广去找当日那个佣工,着力于联系山西各地与其境遇相同的佣工,特别是要争取那些终年为别人耕田,自己连一口饱饭也难的佃农们的支持。

    ??许为京则是继续充当那个睚眦必报的小人,和当地官员、豪商们周旋。

    ??阁辅的身份摆着,想必还是会有不少人登门拜访要挣个出身,就可以从这些人身上下手。

    ??第五百八十四章:太谷曹家

    ??最近,朝廷要严办晋商的消息在山西掀起了轩然大波,全省的商人都要受到波及。

    ??当然,最紧张的还是“晋商”们。

    ??晋商从来都是一个群体,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利益集团的笼统称呼,而不是字面上的山西商人。

    ??所谓的晋商,说白了就是有一部分山西商人明里暗里的与地方官员勾结在一起,把控了从粮米、盐铁、牛羊等行当的大部分生意,也称商帮。

    ??最近一次河套之战,官军就见识到了这群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的嘴脸。

    ??这群晋商为了发家致富,不惜向关外偷运军火,重金向西虏提供消息,甚至于囤积大批粮米,哄抬粮价,导致地方官军出征前不得不付出以往数倍的银两购米。

    ??正是因为河套一战晋商们的举动,才让朱由校下定决心打击晋商。

    ??晋商们实际上已经在山西形成垄断性地位,整个山西的商业,全都由包括范家及榆次常氏在内的十三家晋商把控。

    ??根据较事府密奏,这十三家富商,涵盖了山西省内从粮米、布匹、茶马、盐铁、牛羊等几乎所有赚钱的行当。

    ??其余的山西商人,只能在夹缝之间求生存,而且有些人已经铤而走险,有样学样,开始学习晋商们发家的手段。

    ??朱由校明白,河套一战后,山西商业为晋商把控的局面必须得到改观,也就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